商州招商指南
地质
商州境内地层除奥陶、志留系外,从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出露。 元古界分布于商州腹部地区及北部边缘地带。以中酸—中基性火山岩为主,间夹硅质硫酸盐岩、变质石英砂岩、片岩、砾岩等,为商州有色金属矿藏的主要赋存层位。 中生界三迭系分布在看山寺—大河面一带的断陷带内,岩性为砂岩、页岩、炭质板岩及中酸性凝灰岩,局部夹有劣质煤线;侏罗—白垩系,分布于金陵寺镇至大赵峪一带,以砂砾岩为主夹灰岩、炭质页岩及煤线。 新生界第三系为红色砂砾岩,主要分布于大荆、李庙、腰市、郭村以及城区沿丹江两岸至夜村一带。第四系为亚粘土、砂砾层所组成。
地貌
商州地貌是东秦岭山地地貌的组成部分,是一个结构复杂的以中、低山为主体的土石山区,地势西北高、东南低。全市最高点秦王山海拔2087米,最低处两岔口刘一村南湾海拔543米,相对高差1544米。
境内主要山系,西北有秦岭主脊通过,北有蟒岭横亘,南有流岭逶迤,中有熊耳雄踞,构成了北、西、南三面高崇,向丹江河谷倾斜的趋势。登高远眺,由丹江河谷向两侧山脊地貌呈层状起伏。
山岭交错、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与地质构造和岩性有着密切的关系。北部及西部是比较古老而坚硬的岩层地区,山势巍峨陡峻,不少地方出现悬崖峭壁;南部是质坚而脆的岩层地区,节理发育,地势突兀。黑山、北宽坪等地是花岗岩分布区,流沙严重,山势浑园,状若馒头。丹江沿岸和大荆、腰市两处凹陷盆地分布的杂色砂砾岩,为丘陵地带,山势低矮和缓,岩石风化强烈,水土流失比较严重。丹江及主要支流南秦河、金陵寺河、大荆河、腰市河沿岸为河流堆积区,地面平坦,地势开阔,土地肥沃,为传统的主要农耕区之一。
沟大、沟多、沟深、石多、土薄的岭谷地貌,使商州农耕地分布零散,低产田多,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难度大,给发展农业生产带来困难。但山大、山多亦为发展林、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土壤
由于受山地地形高差变化的影响,以垂直分布为主,兼有以丹江河谷为中心的东西向条带分布规律。垂直分布在海拔1300米以上的山地,桦木林地,华山松及栎类混交林地多为棕壤。脚坡垦殖后为石碴土,两山之间的沟谷底部为淤土或潮土。海拔1000~1300米的油松与栎类林下,是粗骨性褐土向粗骨性棕壤的过渡地带,河道两侧为淤土、潮土或少量水稻土。海拔700~1000米为褐土地带,坡地多为褐土性土,塬地为淋溶褐土。海拔543~700米多为淤土、潮土和水稻土。由于地形切割破碎,人为经济活动程度不一,垂直分布规律无绝对高程界限,呈犬牙交错状分布。条带分布丹江自西北流向东南,形成全市最大的川道谷地。沿丹江两岸,由成土母质河流冲积物发育形成一条淤土带。川道人口密集,在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下,淤土发育成不同土种,以村庄为中心向四周呈现出水平分布的规律。近村土壤多因施用有机肥,精耕细作,土壤肥力高且颜色发黑。稍远则肥力降低,颜色发红或发黄。更远则为肥力瘠薄的红沙土或淤沙土。
气候
商州地处中纬度,西北有秦岭天然屏障,冷空气不易侵入,向着东南开口的山川地形,有利于暖湿气流伸进,因而形成了暖温带南缘过渡带季风性、半湿润山地气候。其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,冬春长,夏秋短,水热同季,气温、降水年际变化大,旱涝风雹灾害多。受山地地貌影响,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递减。多年平均气温东南高,西北低。降水垂直差异显著,川道少于山地,高山多于低山。多年平均降水由东南及中部河谷川道向四周山区明显递增,具有显著的山地主体气候特征。
招商热线:400-151-2002